這是德島縣政府的「熱鬧製造課」副課長,還有這種「熱鬧製造課」,想必整個部門一定都很歡樂!
這次受邀來台的是德島市阿波おどり振興協会所屬「天保連」,阿波舞通常有數十人組成「連」,以「連」為單位在街上跳舞。
「德島阿波舞」已有400年的歷史,起源是在德島縣(以前叫作阿波國)盛行的一種盂蘭盆舞(7〜8月期間,為了迎接祖先的魂靈所跳的舞),是四國三大祭典(我比較喜歡融合搖滾、森巴,源自四國高知的土佐YOSAKOI舞)、日本三大盆舞之一,跟東京高圓寺阿波舞及埼玉南越谷阿波舞,合稱日本三大阿波舞。
講到「德島阿波舞」,跟「蜂須賀正勝(小六)」也有淵源喔!ピエール瀧在《軍師官兵衛》飾演「蜂須賀小六」。
五郎(松重豊)在《太閤記:サルと呼ばれた男》,也有演過「蜂須賀小六」。
豐臣秀吉的心腹「蜂須賀小六」,從秀吉還叫作木下藤吉郎時就追隨身旁,一路陪秀吉征討,在1585年四國征伐後,除了原有的播磨國龍野外,受封「阿波國」,但因為他年紀大了,就把家督讓給嫡長子蜂須賀家政,當時石高18萬6千石。蜂須賀家政慶祝藩城的建成,在城下大擺酒宴,對著城下說「為了慶祝城的完成,大家隨意的跳舞吧」,這就是阿波舞的起源。
後來的蜂須賀家在1600年關原之戰,蜂須賀家政的嫡子蜂須賀至鎮因他老婆是德川家康的養女,而選擇加入東軍,戰後收回「阿波國」,江戶時代改名為「德島藩」,1871年廢藩置縣後成為德島縣,蜂須賀家名列侯爵。
阿波舞的特點是隨便亂跳,沒有固定的模式,而且節奏歡樂。
跳舞的訣竅是踏著兩拍的節奏,右手和右腳、左手和左腳一起交互向前,同手同腳,加上動作猥瑣,又叫作「阿呆舞」。
通常由男女分別組成小集團在前方跟著節奏跳舞,伴奏的人在後方,樂器基本上有大鼓、鑼、笛子、三味線等。
這次在德島的《御遍路巡禮》講座,拿到了四國遍路台灣作家「小歐」簽名(『同行二人』真是一語雙關)。
佐野先生,很多從台灣去遍路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顧及協助~
發現德島新魅力
活動日期:11/21(六)、22(日)僅有兩天
地點:華山1914(東3烏梅酒廠)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