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跟我身為大熊貓迷,在9月要去韓國愛寶樂園看「樂寶、愛寶」,先來木柵動物園看看「睿寶、輝寶」的姑姑們「圓寶、圓仔」。上次去木柵動物園是2012年的公司家庭日,12年間變化好大,在2013年,台灣首隻人工授精的大熊貓「圓仔」出生、2020年,第二隻大熊貓「圓寶」出生,兩年前,大熊貓爸爸團團罹患「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」因醫治無效,2022年11月離世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入坑以後,學習超多無用知識,看我們到底多懂大熊貓:
➊ 熊貓發情期一年僅2-3天
➋ 熊貓出生時體型是成年熊貓的1/1000,真的好小一隻
➌ 野生熊貓壽命約15-20年,團團過世時19歲,圓圓現在也是19歲
➍ 台灣拿長鬃山羊、梅花鹿,跟中國交換熊貓,所以在台灣出生的熊貓不用還中國
➎ 熊貓主食吃竹子、水果,但野生熊貓會吃動物屍體
➏ 熊貓的糞便是有機肥料,跟麝香貓一樣,四川的熊貓茶就是用熊貓糞便種的
➐ 新生熊貓會吃熊貓媽媽的便便
➑ 熊貓成年約可擁有人類7歲的智商
➒ 熊貓有近視,所以吃東西都是依靠嗅覺和聽覺


【2024/07/19:二訪大熊貓】


這趟二訪大熊貓,還有跟我們前同事兼日本旅遊好旅伴一家在動物園碰面,剛好是木柵動物園110週年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我們到達動物園,直奔大貓熊館 ,當天只有圓圓、圓寶上班,雖然牠們中午都在睡覺,也有起床營業,希望我們去愛寶樂園也會那麼幸運!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 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樂寶的媽媽「龍欣」與圓寶的媽媽「圓圓」是傳奇大熊貓媽媽「雷雷」,圓寶與福寶都是2020年出生,但輩分上,圓寶是福寶的「姑姑」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
我們在大熊貓館約停留2個小時避暑,拍到了圓圓及圓寶吃播、飯撒的影片,紀錄如下:





大熊貓館的冷氣超強,謝謝新光金控贊助的大熊貓特展館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
這趟除了看大熊貓,還有木柵動物園12年前未收錄的「小貓熊」,小貓熊也是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的「瀕危」物種。2023年,來自日本濱松動物園小貓熊「未來」正式加入臺北市立動物園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當天下午,體感41度,本已對在室外區要能看到小貓熊不抱希望了,真的是幸運之神降臨!「未來」出來營業,只是像極了《九品芝麻官》裡面的「方唐鏡」,一下跑出來、一下跑回窩裡。




天氣太熱,非常不適合「keep walking」,不然會「die quickly」,我們為了看小貓熊,來回都是搭遊園專車,可以刷悠遊卡或投幣,感謝木動的規劃很方便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
第三站,我們想親眼看看台灣唯一現存的原生貓科物種「石虎」,已達學界認定「瀕危」的標準,室外體感高溫,石虎睡的可可愛愛,感謝有聯邦銀、和泰集團贊助石虎。根據動物園往例,石虎寶寶都會參與野放訓練「回歸山林」接棒域外保育的使命,希望會有更多的石虎,可以留在動物園被好好保護著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台灣的原生種貓科物種有兩種:一種是石虎,另一種是2013年被認定滅絕的台灣雲豹,希望牠過的健健康康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

【2012/03/17:104人力銀行家庭日】


已經忘了自己究竟幾年沒去過木柵動物園,藉104人力銀行的公司家庭日再訪,P跟我跟岳母一起去參加公司家庭日活動,沒想到碰到野生董事長(楊先生)!


行前為了拍「大熊貓」,準備了CANON 300D,加上一顆300mm焦段的長鏡頭,所以這次重點:2008年由中國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來台灣的大貓熊「團團」和「圓圓」!園方本來公告熊貓在發情期不見客,結果意外的還是有拍到大熊貓,太開心~~
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拉完青團,我都可以感覺到團團的開心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馬來膜,跟大熊貓一樣,身上有鮮明的黑白兩色,卻沒有大熊貓的人氣,由於牠有長鼻子,也常被誤以為是穿山甲或是食蟻獸。但是,人家也是馬來西亞國寶級的物種,甚至每年4月27日「世界貘日」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麒麟來了!麒麟=長頸鹿,日本存有兩者為同一物的思維,起初我以為是日本人想像的,不過研究歷史脈絡才知道,罪魁禍首還是中國人自己:1414年,孟加拉國王的使者獻了一隻「麒麟」給明成祖朱隸,由於麒麟出現是國家昌隆的吉兆,不但大臣們紛紛以詩文讚頌,宮廷畫家也繪圖紀念,索馬利亞人稱長頸鹿為「Giri」發音和麒麟相近。根據留下的圖像看來,當時所謂的「麒麟」竟是來自東非的長頸鹿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熱帶雨林區的亞洲象,這個造型剪樹好厲害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亞洲象,也是屬於瀕臨絕種的動物,從圓山動物園到木栅動物園,陪伴許多大人在童年成長共同回憶的「林旺爺爺」,就是亞洲象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拍到一個跟《侏儸紀公園》劇中相似的超巨大的貨櫃,是當年載運林旺爺爺用的貨櫃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烏布猴子,峇里島烏布有一座印度教「猴子森林」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環尾狐猴,棲息南馬達加斯加,IUCN紅色名錄內被列入「瀕危」級別,有比較高的滅絕威脅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白犀牛,棲息在南非,個性溫和,較不具攻擊性,群中通常是母犀牛與小犀牛,成年的雄犀牛則多半是獨居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這不是河馬的小孩,人家是侏儒河馬。侏儒河馬,是保育類動物,牠們棲息在非洲西部的象牙海岸、賴比瑞亞、獅子山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非洲伊蘭羚,不只公羊,連母羊都有劍狀的長角,人類遠古已特別注意這種羚羊,古代壁畫上看到的羚羊就是牠們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托哥大巨嘴鳥,跟亞洲的犀鳥十分相似,色彩鮮豔的喙好漂亮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印度大犀鳥,特色是喙上的盔突上方有凹陷,形成兩個突起彷彿兩隻角,又叫雙角犀鳥。這次藉著公司家庭日拍大熊貓目標順利完成,希望團團圓圓人工授精順利,我們再來木柵動物園看牠們的下一代!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
【後記】

我們跟圓仔在2013年,曾同時登上蘋果日報的同一個版面,這肯定就是我們跟大熊貓緣份的起點~科普第一個發現大熊猫的外國人是法國神父「吉恩·皮埃爾·阿爾芒·戴維」。1869年,他在四川一戶農家發現了一張黑白相間的獸皮,後來他向當地人買下寄回法國巴黎自然博物館,當時的博物館館長將鑒定爲一個新的物種並進行了命名,這就是有資料記載的大熊貓名稱出世的源頭,那張大熊貓獸皮至今仍收藏在巴黎自然博物館。
台北木柵動物園|大熊貓|團團圓圓




【我們的大熊貓🐼追星紀錄】
[台灣]木柵動物園:團團、圓圓、圓仔、圓寶
[韓國]愛寶樂園:樂寶、愛寶、福寶、睿寶、輝寶
[日本]上野動物園:曉曉、蕾蕾



▶▶我們追過的大熊貓:福寶、萌蘭、花花|我們還有跟圓仔同個新聞版面:
大熊貓:福寶、萌蘭、花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