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法國回台灣以後,補追了這部法國電影《Eiffel》,台灣代理商翻成《艾菲爾情緣》,宣傳標語「揭密巴黎知名地標艾菲爾鐵塔建造祕辛!」它算是一部以史實為基礎改編的電影,只可惜,我最想看的建塔部分約莫佔電影的3成,7成是虛構的主角談情說愛,我建議虛構這部分可以直接快轉。
艾菲爾情緣

艾菲爾鐵塔建成於1889年,初名為「300米塔」,後得名自其設計師「亞歷山大·古斯塔夫·艾菲爾」(法語:Alexandre Gustave Eiffel),他家族從德國移民法國「第戎」,因德國姓氏遭人排斥,改為法國姓氏「艾菲爾」。「古斯塔夫·艾菲爾」畢業於巴黎中央理工學院,法國土木工程師。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造的「艾菲爾鐵塔」是他最著名的建築,但艾菲爾一開始想蓋地下鐵,蓋塔的idea是他女婿想的(當時是他員工),還吐槽這位員工的idea有夠蠢。
艾菲爾情緣

1885年,艾菲爾向法國土木工程師協會提交了他的計劃;在討論了技術問題並強調塔的實際用途,並強調了氣象學、天文學和空氣動力學的科學重要性,他稱「鐵塔將象徵著現代工程師的藝術,更是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紀,經歷18世紀的科學革命運動和1789年的革命為世紀開闢了道路,為了表達法國的感激之情,將為此建造這座紀念碑。」
艾菲爾情緣
艾菲爾情緣
艾菲爾情緣

世博會場所決定要有一個中軸線的建築物,而舉辦世博會建築創意競賽,大約有100名申請者,委員會最後決定艾菲爾鐵塔入選。1887年,艾菲爾僅拿到150萬法郎的資金,距離預期的650萬法郎甚遠,但世界博覽會開辦後20年鐵塔所有收入都歸艾菲爾。接著,艾菲爾組建新公司來籌資、建造鐵塔。
艾菲爾情緣

1889年世界博覽會,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,自5月6日至10月31日,為期共150天,目的是紀念法國大革命起點「巴士底監獄」暴動100週年。在這場世界博覽會,我貼上當年的宣傳海報。
艾菲爾情緣


艾菲爾鐵塔成為當時最耀眼的代表,並且以它作為1889年世界博覽會展覽會場的入口(剛出生的艾菲爾鐵塔是漆成全紅色,跟東京鐵塔一樣紅咚咚)
艾菲爾情緣
艾菲爾情緣


在建艾菲爾鐵塔之前,「古斯塔夫·艾菲爾」的經歷與成就:
  • 1856年,他27歲時,接到第一個主要的工程委託,就是南法「波爾多」的「加龍河」建波爾多鐵路的鐵橋,他使用「高壓空氣」來驅動橋墩的技術是當時法國工程界的創舉,這也是他終生最佳成就的表彰之一。
  • 1867~1869年間,他完成了在南法四座巨大的橋梁,其中最著名的是「錫烏勒河」上的高架橋,用兩座高達59公尺的鐵塔從山谷為基支撐著整個橋梁結構,可以有效承受強風,這可以說是巴黎艾菲爾鐵塔的前驅架構。
  • 1875年,他負責布達佩斯的總火車站的建築。
  • 1876年,他的公司贏得了建造一座跨越「杜羅河」的「瑪麗亞·皮亞橋」的設計,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非懸吊式(non-suspension)橋。
  • 比較少人知道的是,「古斯塔夫·艾菲爾」也建造了美國紐約「自由女神像」的框架,即與艾菲爾鐵塔結構相似。1886年,美國紐約自由島的自由女神像落成,由「古斯塔夫·艾菲爾」建造、「菲德里克·奧古斯特·巴托爾迪」設計。
艾菲爾情緣

自由女神像,是法國送給美國的禮物,塑像人物是身穿長袍的女神,代表羅馬神話中象徵自由的「自主神」,她右手高舉火炬,左手的書封寫有美國獨立宣言簽署日期「JULY IV MDCCLXXVI」(1776年7月4日),腳下還有斷裂的鎖鏈。這座塑像是自由和美國的象徵,也是對外來移民的歡迎信號。
艾菲爾情緣


1991年,艾菲爾鐵塔連同巴黎塞納河沿岸整座被列入世界遺產,「古斯塔夫·艾菲爾」為法國留下了最美好的記憶,也讓所有觀光客來到巴黎,都有不虛此行的美好感受,周杰倫的《告白氣球》MV開頭就是用空拍機拍巴黎鐵塔。
艾菲爾情緣

艾菲爾鐵塔,沒有人能出其右,P跟我2025年到法國旅行,不論是艾菲爾鐵塔的全景或半身,鐵塔的視覺設計實在太精美,就像法國名牌一樣的高貴感。
巴黎漫遊

本篇最後壓軸,gpt好厲害,把我們的照片做成漫畫版。
巴黎漫遊


片名:艾菲爾情緣
英文片名:Eiffel
上映日期:2021
導演:馬丁布爾布隆(Martin Bourboulon)
語言:法語





【法國遊記與相關紀錄】
2025年.法國遊記:巴黎鐵塔拍照最佳地點|《孤獨的美食家》聖地巡禮
2025年.法國遊記:巴黎塞納河遊船|《2024巴黎奧運》聖地巡禮
2024年.巴黎奧運。開幕典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