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題就很直白「吉原是男人的天堂,女人的地獄」


1617年3月,江戶幕府把散佈在市區各處的妓院,集中在現在日本橋人形町附近,當時那一帶長了很多蘆葦跟芒草,所以被稱為「蘆葦之原」,簡稱「吉原」(yoshiwara)。1657年的明曆大火,吉原移到了現在的台東區淺草寺附近,吉原佔地約27000坪,有數百家妓院,最盛時期「花魁」就有3000多名。通往吉原的路,有兩種說法,一種是男人走的極樂之路,另一種是女人賣身的地獄之路。


早在江戶時代,江戶的「吉原」、京都的「島原」,和大阪的「新町」是當時極為盛名的花街。到明治時期,「吉原」成為當時日本賣春的集中地,也是日本淺草一帶最有名的賣春場所。而《吉原炎上》就是那麼一部反映日本明治時期吉原店妓女生涯的故事。


2007年的《吉原炎上》是豬原達三導演、觀月亞里莎主演,改編自齋藤真一的同名小說及《明治吉原細見記》。講述了明治40年,因為父親負債累累,18歲的內田久野(觀月亞理莎)為了拯救家人,只好被賣身到吉原,最後,終於成為吉原有史以來最高等級的「花魁」(或稱為「太夫」),雖過比其他妓女等級高了,可以挑選恩客,但妓女終究是妓女,仍然很可憐的。


花魁跟遊女的裝扮也不同,花魁頭髮是梳立兵庫,髮飾插的是龜甲笄(很像巨大的掏耳棒)。


片名的「炎上」是一語雙關,原意是「大火」,在這裡的「炎上」是描寫吉原的遊女過著賣身的痛苦日子,猶如在地獄受烈火煎熬。


花魁與一般遊女等級不同,花魁不會在格子之後等待客人。如果想接近花魁,則必須到「揚屋」的茶店才有機會看到,花魁往揚屋的路程稱為「花魁道中」,這個被當成日本文化保存下來。


在隊伍最前方的是拿著印有專屬於該位花魁定紋(類似家紋)燈籠的男人,接著是兩位是「禿」(遊廓中10歲左右幫花魁打雜的小女孩),手上拿著花魁的用品。再來才是穿著厚重,腳踏高五到六寸木屐的花魁,其後還跟著數位「新造」(年紀比「禿」大,但還沒接客的女孩),最後跟著保鑣。「花魁道中」必須身穿約20公斤的衣裳,腳踏奇高且重的木屐,走路又要外八,所以有「花魁走路比牛車慢」的說法。


這邊附帶一提,舞妓、藝妓與賣身的遊女是不一樣的,搞錯就失禮了。遊女就是青樓女子,而誰來擔任妓院的頭牌「花魁」,並不是比遊女誰賺的比較多,按等級調整,而是從被賣到吉原遊廓中的女孩,挑選有資質、美麗,從小就要接受文學、書道、茶道、棋藝、三味線等等訓練,確保能成為一家妓院的王牌美女。


本文中介紹的劇照引用僅作推薦2007年日本朝日電視台《吉原炎上》日劇SP目的,係依據著作權法第49條:「以廣播、攝影、錄影、新聞紙、網路或其他方法為時事報導者, 在報導之必要範圍內,得利用其報導過程中所接觸之著作。」並無侵犯日本朝日電視台《吉原炎上》圖片著作權之意圖。請勿任意轉載,或作商業使用。



延伸閱讀:你哈日劇、 時代劇、 電影嗎?這裡有我推薦的片單唷!
http://wellhuang.blogspot.tw/2005/01/blog-post_2517.html


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