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黎第一天的晚餐:法式蝸牛+油封鴨,兩樣都是經典法式料理,我要先給200分!我們領隊Anita考量到有團員可能不吃鴨肉,所以主餐還可替換牛排。P跟我當然都不換,照樣選油封鴨配法式蝸牛囉~
巴黎法式蝸牛

我們在「Restaurant Chez Edouard」用餐。這是一家藏在街角的小餐館,外觀低調卻別有風味,走進店內是溫暖的黃燈與柔和法語交織的聲音,氣氛迷人又帶點優雅。
巴黎法式蝸牛

這一餐,是我們第一次嚐試真正的法式經典蝸牛與油封鴨。在旅行團的說資上會寫「法式田螺」,都要追究「旅行社的線控(PM)」用詞,「法式田螺」的說法是從粵語來的,其實不是我們腦袋想的田螺,而是蝸牛肉。
巴黎法式蝸牛

如果要吃到法國原生品種蝸牛,在台灣吃的都未必是100%生產自法國,而是從波蘭、希臘或土耳其進口成本較低的蝸牛,來到法式蝸牛原產地法國,99.9%是法國蝸牛了!法國蝸牛(Escargots)一上桌,就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。小巧的蝸牛殼盛在烤盤裡,佐以蒜蓉、香草同奶油焗香,還沒入口,香氣已撲鼻而來。用小叉子將蝸牛肉撥出,沾著濃郁的蒜香醬送入口中,意外的嫩滑,口感介於菇類與海鮮之間,完全打破我們對蝸牛肉的刻板印象。
巴黎法式蝸牛

因為蝸牛殼太滑溜了,P的一顆蝸牛從盤中脫逃,還好只是鍋牛殼,不然少吃一顆法國原產地的蝸牛,好可惜。
巴黎法式蝸牛

接著登場的是期待已久的「油封鴨」(Confit de Canard),應該既要酥香又要軟嫩,但可惜外皮沒有很酥脆,但鴨肉有軟嫩多汁,肉香在嘴裡慢慢擴散。
巴黎法式蝸牛

配上店家推薦的紅酒,層次更加豐富。這款紅酒帶有淡淡果香與微妙的辛香,和鴨肉搭配得恰到好處,讓整餐的節奏更顯從容。
巴黎法式蝸牛

第一次吃正宗的法國蝸牛,但「Chez Edouard」讓人感受到料理背後的細膩與自信,不只是吃一頓飯,更像是透過味蕾與這座城市初次對話,這趟巴黎之旅,才剛開始,就已經令人回味無窮。

巴黎法式蝸牛





【本趟法國、比利時、荷蘭全部遊記】
2025年.法國、比利時、荷蘭(魅力歐洲|荷比法總篇集紀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