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本城最有名的是這座城易守難攻,城內可以看到許多由石塊堆砌而成的巨大石牆,這些石牆又稱作「倒武者」(武者返し),又斜又抖讓敵人爬不上去,是實用性和建築構造都很厲害的石牆。難怪西南戰爭的時候,當年討幕最強戰力的薩摩軍會打輸,像我還沒攻頂就已經快鐵腿了~XD
當加藤清正建造此城時,已經考慮到萬一發生圍城戰時,城內需要有食物供應,便種植銀杏樹,因此熊本城別名銀杏城,可以作為圍城戰時的戰備存糧,還可以用來增加記憶力。XD
下面這張照片是西南戰爭的戰火及祝融中倖存的宇土櫓,保存相當良好,建物高度約有19公尺,有第三天守閣之稱,目前已列為日本重要的文化財。
進城要攻上天守閣,剛好看到門口的守衛,兩個都很愛演喔!醬子才HIGH啊!哈哈哈~
明治10年(1877),發生西南戰爭,當時的熊本城是政府軍的重要根據地,政府軍在谷村計介的指揮下成功擊退西鄉隆盛率領的薩摩軍,戰爭中由於不明原因的火源,導致宇土櫓和其他12棟被燒掉,現在的天守閣是昭和35年,清正公350周年祭和為紀念建市70周年,由熊本市出資重建的。
現在還有一口城主活動,只要捐款幫忙重建熊本城,就可以名列「城主名單」中~
還有好幾排像這樣的「城主」名單,很像我們台灣寺廟點平安燈。
沿著階梯,我們爬上了地上有6層、地下有1層的大天守閣,裡面陳列著許多熊本城的歷史文物、加藤家、細川家、西南戰爭的資料與武器展示,大、小天守閣建築模型,以及日本各大名城的照片與介紹等等,復元重建後的天守閣儘管外觀仍保有當時的建築風格與特色,但內部均採鋼筋水泥建造。
這個龍頭魚身像,漢字『鯱しゃち』,是用來裝飾天守閣用的,功用是祈求消災解厄,避免火災
爬到最高一層的天守閣,從各個角度遠眺熊本城,連熊本市街景也能夠整個一覽無遺。
從這個方向看,旁邊就是小天守閣~

從天守閣下來之後,我們緊接著參觀熊本城裡的「本丸御殿」



「本丸御殿」展示了籓守大人的起居、築城的技術、當時的遺跡及古物等...

這是籓守大人吃的懷石料理~

「大広間」是藩主和家老會面的大廳,從「若松之間」到「鶴之間」一大區房間中,包括「梅之間」、「櫻之間」、「桐之間」。

連壁燈都能看到當時築城的細心


「昭君之間」四周金碧輝煌的壁畫是以中國的漢代美女王昭君為主題。

「闇之通道」,也就是這裡的地基,也是出口。


走出來就是紀念品專賣店,走了那麼多路當然要吃一下熊本名產「團子」。



大口咬下去,再來拍一張!原來是包地瓜跟紅豆餡,好好吃喔!

專賣店還有賣很多清正公的歐米阿給~

逛了一個早上的熊本城,終於到要別離的時刻,最後,跟加藤清正公合照一張~

離開熊本城,準備搭熊本市電車回熊本車站!我很喜歡這種路面電車所營造出的城市風。

從天守閣下來之後,我們緊接著參觀熊本城裡的「本丸御殿」
「本丸御殿」展示了籓守大人的起居、築城的技術、當時的遺跡及古物等...
這是籓守大人吃的懷石料理~
「大広間」是藩主和家老會面的大廳,從「若松之間」到「鶴之間」一大區房間中,包括「梅之間」、「櫻之間」、「桐之間」。
連壁燈都能看到當時築城的細心
「昭君之間」四周金碧輝煌的壁畫是以中國的漢代美女王昭君為主題。
「闇之通道」,也就是這裡的地基,也是出口。
走出來就是紀念品專賣店,走了那麼多路當然要吃一下熊本名產「團子」。
大口咬下去,再來拍一張!原來是包地瓜跟紅豆餡,好好吃喔!
專賣店還有賣很多清正公的歐米阿給~
逛了一個早上的熊本城,終於到要別離的時刻,最後,跟加藤清正公合照一張~
離開熊本城,準備搭熊本市電車回熊本車站!我很喜歡這種路面電車所營造出的城市風。
尤其是木頭地板,給人一種很悠閒自在的慢活感覺。

熊本的電車種類還不少,有些塗裝還真是可愛!不同的車款與車廂設計也讓搭車變得更加有趣。

熊本城之行算是告一段落(如願以償沒有遺憾了),接下來要去湯布院泡湯囉!




本趟日本行全部遊記:
➔2011年。九州員工旅遊(總篇集紀錄)
.
熊本的電車種類還不少,有些塗裝還真是可愛!不同的車款與車廂設計也讓搭車變得更加有趣。
熊本城之行算是告一段落(如願以償沒有遺憾了),接下來要去湯布院泡湯囉!
本趟日本行全部遊記:
➔2011年。九州員工旅遊(總篇集紀錄)
.